9月29日晚,西北大学计算机学院(软件学院)在长安校区活动中心报告厅隆重举行“新程踏歌启 青春筑梦时”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优秀学生表彰大会。国家级教学名师耿国华教授,校党委常委、副校长陈富林,校党委常委、统战部部长董国强,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(以下简称“西安光机所”)研究生处处长孙文,学校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,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、教师代表及全体2025级新生共同出席了大会。典礼由学院新生辅导员恒一陟主持。

典礼开幕:国歌嘹亮启新程
典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。全体师生肃立高歌,以饱满的热情致敬伟大祖国,以昂扬的精神迎接新征程。本次盛会既是对新生的热烈欢迎,也是学院秉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、开启学科创新发展新篇章的重要里程碑。

师生心语:薪火相传励青春
(一)院长致辞:以“奋斗、创新、笃行”筑根基
院长陈晓江教授代表学院热烈欢迎268名本科新生和232名研究生新生加入计算机学院大家庭。他紧扣学院培养“兼具人文情怀、社会责任、创新能力、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”目标,向新生提出三点殷切期望:一要厚植奋斗底色,珍惜韶华,勤学笃行,夯实专业根基;二要激发创新引擎,勇于质疑探索,在信息技术前沿开拓未知;三要恪守笃行准则,专注实践,持之以恒,以行动诠释新时代计算机学子的责任担当,为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。

(二)新生发声:承“公诚勤朴”校训,立科技报国志
2025级人工智能实验班新生代表王柯涵同学分享了成为“西大人”的自豪与憧憬。他表示,将传承“公诚勤朴”的校训精神——以“公”立心,服务国家需求;以“诚”治学,坚守学术本真;以“勤朴”力行,勇闯技术难关。他号召全体新生以“智能时代原住民”和“未来创造者”的双重身份,在数字世界中书写创新篇章,肩负起科技报国的时代重任。

(三)师长引路:以“理想、创新、实践”育英才
国家教学名师耿国华教授作为教师代表深情寄语新生。她结合信息科技“日新月异、迭代加速”的鲜明特征,勉励新生:一要志存高远,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;二要守正创新,激发学术潜能,勇攀科学高峰;三要笃实践行,积极参与科研实践与社会服务,在实践中锤炼解决复杂问题的真才实学。

校友箴言:深耕行业守初心
学院2010届软件工程专业优秀校友、前海弘程游戏CTO、“竞锋”奖学金设立者钟竞锋先生通过视频分享成长感悟。他结合自身深耕行业的经历,寄语学弟学妹:专注所长,夯实基础,既要甘坐“冷板凳”钻研核心技术,也要敏锐把握行业脉搏,努力成长为技术精湛、视野开阔的行业栋梁。

校院共育:聚智融合筑高地
为响应国家人工智能战略,学院与西安光机所联合创办“人工智能实验班”。西安光机所研究生处处长孙文现场阐释了“科教融合”协同育人模式的核心价值——依托学院深厚学科积淀与光机所尖端科研优势,共同打造“高起点、宽视野、强实践”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,为国家人工智能事业输送生力军。

表彰先进:榜样引领共奋进
大会隆重表彰了2023-2024学年在学院各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优秀个人与先进集体。现场掌声雷动,既是对获奖者过往奋斗的肯定,更激励全体新生以榜样为镜、见贤思齐,在新征程上奋勇争先。






领导致辞:践行使命向未来
校党委常委、副校长陈富林作总结讲话。他立足计算机学科前沿与时代使命,寄语新生肩负“三角色”:一要做科技强国的“追光者”,锚定“卡脖子”难题,以“一行代码一份责任”的信念,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;二要做交叉融合的“破壁者”,锤炼系统思维、学习能力与协作精神,在跨界融合中激发创新火花;三要做数字未来的“筑梦者”,坚守科技向善初心,勇担社会责任,既做“实验室里的极客”,也做“解决现实问题的创客”,让技术惠及民生,助力乡村振兴与文化强国。他强调:“最优秀的代码永远写在大地上,最崇高的理想永远锚定在人民需要处”,勉励新生以青春之力投身数字中国建设伟业。

青春风采:昂扬姿态展新篇
典礼尾声,活力四射的舞蹈《Lip Ships Kiss》与温馨励志的全场合唱《稻香》精彩上演,展现了学院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。伴随《稻香》旋律,嘉宾受邀上台与新生合影,定格下“师生同心、共启新程”的温暖瞬间。

典礼落幕:凝心聚力担使命
本次典礼的圆满落幕,是计算机学院(软件学院)全新启航的重要标志,也开启了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、推进科教融合的新征程。展望未来,学院将坚守立德树人初心,立足“新学院、新起点、新担当”,持续优化育人体系,强化平台支撑,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、全球视野、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计算机拔尖人才,为西北大学“双一流”建设、国家信息科技腾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坚实的西北大学力量。
